6月9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7.94萬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增長7.2%,進口下降3.8%。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增速要快于前4個月0.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中美關稅戰按下暫停鍵之下,我國外貿市場基本保持平穩,未來,外貿市場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外貿企業還需通過提升市場多元化等方式,穩定基本盤。
前5個月中美貿易總值下降,對東盟、歐盟出口保持增長
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5%,相較前4個月提升0.1個百分點。
具體到5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3.81萬億元,增長2.7%。其中,出口增長6.3%,進口下降2.1%。出口增速相較4月份下降3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5月出口保持正增長,繼續展現較強韌性,主要有三個拉動力,首先,5月中美發布聯合聲明,關稅戰降溫;其次,在美國全球“對等關稅”暫緩期內,我國出口企業積極作為;第三,出口市場多元化取得進展。
的確,從貿易伙伴來看,我國對東盟、歐盟的出口保持增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5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02萬億元,增長9.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8%;歐盟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2.3萬億元,增長2.9%,占12.8%。
不過,關稅戰的確對中美貿易產生了影響。數據顯示,美國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為1.72萬億元,下降8.1%,占9.6%。其中,我國對美國出口1.27萬億元,下降8.7%;自美國進口4475.1億元,下降6.3%。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5月份外貿數據基本平穩,一方面與關稅戰暫停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國外貿企業市場多元化以及國家發布的多項政策,支持外貿企業克服困難等因素有關。
后市變數幾何?關稅戰走向引關注
展望后市,外貿市場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白明認為,我國外貿市場后續走向,還要看90天窗口期后,中美談判的具體情況。
馮琳則表示,往后看,考慮到多種因素,6月出口有可能繼續保持同比正增長。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即便關稅戰暫停,外貿企業也并未停下拓展海外市場的腳步,我國產品在“一帶一路”國家、歐洲等地具有較大競爭力。
但另一方面,馮琳表示,當前美國對華關稅處于較高水平,加之外需放緩勢頭已經形成,預計6月出口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綜合考慮中美經貿對話磋商還會經歷一個復雜曲折的過程,以及關稅戰對出口的影響往往有3至4個月的滯后期,預計下半年出口增速面臨下行壓力。
“這意味著接下來穩增長、穩外貿政策不會松勁,下半年財政會加力促消費擴投資,央行將大概率繼續降息,針對困難外貿企業的定向金融支持政策有望出臺。” 馮琳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