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遇上端午小長假,會碰上什么樣的火花?6月4日,記者從徐州文旅局獲悉,綜合移動和電信監測數據,整個端午期間,徐州全市共接待游客314.6萬人次,同比增長8.42%,其中,外地游客占比為52.13%,接待人次列全省第4位。
今年,端午不僅與“六一”相連,還遇上了“蘇超”賽事,徐州準備了民俗、體育、演藝、展事、研學等80余項活動,營造熱辣滾燙的節日氛圍。根據相關數據,徐州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80.38萬人次,同比增長12.86%。游客消費金額2.39億元,同比增長11.83%。美團、攜程平臺數據表明,端午假期徐州游客消費規模增幅列全省第一,其中,徐州夜間文旅消費規模占游客消費規模的63.1%,夜間文旅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8%。
龍舟賽混搭足球賽 全程燃動
端午節經過歲月的沉淀,被賦予了團圓孝親、強身健體等多重意義。今年端午,傳統龍舟競渡與新興“蘇超”聯賽在徐州激情碰撞,掀起“體育+文旅+消費”的全新體驗。
鼓點如雷,龍舟似箭。5月31日上午,2025徐州市第三屆大龍湖龍舟競渡暨“好人好事好彭城”文明大集活動在大龍湖北岸開幕。由市委宣傳部、云龍區委、徐州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此次活動,融合傳統民俗體驗、文明實踐服務與鄉村文化展示,為市民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厚度與民生溫度的節日盛會。
與此同時,2025全國“行走大運河”第四屆潘安湖龍舟邀請賽暨徐州市首屆大學生龍舟對抗賽在賈汪區火熱開賽。14支龍舟隊伍劈波斬浪,鼓聲、號子聲、吶喊聲交織,奏響“龍騰潘安、青春競舟”的激昂樂章。龍舟賽以非遺、民俗文化為紐帶,通過農文旅體融合共促產學研協同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力。
“將賽事流量轉變為經濟增量。”端午節當天,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徐州隊主場對陣連云港隊的比賽,在徐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舉行。徐州文旅抓住宣傳推廣契機,在賽場設置文創市集,將徐州文化硬核輸出,解鎖“足球+文旅”的雙倍快樂。
端午節邂逅兒童節 歡樂洋溢
今年的端午假期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相遇,雖然天公不作美,但絲毫不影響端午節的儀式感、氛圍感。孩子們在研學、體驗、觀展中感受傳統文化,在親子游中玩出歡樂童趣。
5月30日至6月3日,徐州藝術館精心策劃“藝韻童心”端午系列文化活動,圍繞“藝術+音樂+童趣+愛心+體驗”五項主題活動,推出設計大展、音樂演出、“愛滿童心”藝術市集及手工體驗,為市民打造了兼具傳統文化底蘊與當代藝術活力的節日盛宴。
“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于胸前,面帶微笑不露齒,輕輕彎下腰,這是漢代的拱手禮……”5月31日上午,“漢風童趣·粽情六一”漢文化公益體驗活動在漢畫像石藝術館舉行。活動圍繞漢文化元素展開,30多位小學生沉浸式感受漢文化,提升了對家鄉文化的自豪感。
“四角粽香包寓意‘中榜’,三角粽代表‘團圓’……”同一天,“拔劍泉邊有好市·拔劍泉非遺新市集第七季”活動現場,被小顧客簇擁的非遺傳承人細心地介紹不同香包的寓意。持續三天的市集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場所,更是情感交流的集散地。非遺泥模體驗區、童年小賣鋪前,市井煙火與親子互動交織,定格了傳統節日的溫馨畫卷。
城中游接續鄉村游 悠游自在
當精致漢服遇上青磚古巷,發間簪花與檐角銅鈴相映成趣。在國潮漢風縈繞的端午節里,市中心的文旅場景如同流動的古韻詩行,在綿綿雨絲中定格出一幕幕國風大片。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樓區在彭城七里北端舉辦2025文旅促消費主題市集,深度展示了端午文化內涵。江蘇省柳琴劇院在回龍窩國潮漢風館開展文化惠民演出端午專場,為觀眾帶來傳統戲曲與漢樂漢舞的藝術享受。蟠桃市集與“粽”不同,游客們在蟠桃山景區親身體驗非遺香粽、挑戰投壺,開心地贏取限定端午文創。
登高逐勝景,活力正當時。端午節當天,2025邳州市艾山定向賽以徒步、奔跑的形式丈量自然美景;2025窯灣音樂節突出音樂節與旅游、文化互動發展的良好態勢,讓音樂綻放更大的光彩。在睢寧縣城廣場舉行的端午節民俗展演活動,通過文藝演出、非遺展銷,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以“餅承龍脈 粽耀漢豐”為主題,豐縣在端午節推出首屆燒餅大賽、旱地龍舟賽、國風游園嘉年華等六大文商旅融合活動,打造端午狂歡盛宴。沛縣朱寨鎮朱寨社區徐胡莊村在端午節前舉辦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民俗文化展演,傳承民俗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為徐州“種草” 文旅護航
以細致保障托舉假日文旅,每一次假日都是展示城市形象、促進文旅消費的關鍵期,其背后凝結著一個個無微不至的細節。
在徐州與連云港的足球比賽中,賽事運營方國體徐州貼心地為每位觀賽球迷準備了免費雨衣。賽事前后,公安、消防、醫療等多個部門嚴陣以待,共同筑起安全防線。市體校的百余名志愿者在賽場邊形成了一道青春的風景線。
徐州博物館作為外地游客打卡徐州的熱門景點,通過優化參觀預約機制、增加公益講解、延長開放時間,吸引更多游客在博物館深讀徐州。徐州公交集團推出21條公交旅游專線,徐州地鐵延長運營時間,免費寄存行李,展現了文明徐州的良好形象。
徐州市及縣(市、區)文化館發揮群眾文化平臺作用,積極開展端午文化講座、親子互動公益活動,讓市民在家門口收獲可及可感的文化之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志亞 通訊員 徐文旅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