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古籍版本學家、蘇州文學山房舊書店第三代傳人江澄波在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江澄波1926年出生于蘇州的古書店世家。他一生與古書相伴,在古籍修復領域頗有建樹,對歷代古刻及名人抄校善本具有較高的鑒定能力,被稱為“蘇州一寶”“書林活字典”。所著《古刻名抄經眼錄》《江蘇活字印書》《吳門販書叢談》,參編的《江蘇藝文志》《江蘇刻書》等,都極具學術價值。在搶救古籍珍本方面做出重要貢獻,曾促成過云樓藏書歸公。
江澄波的曾祖椿山先生在蘇州閶門“掃葉山房”做店員。掃葉山房始于明代萬歷年間,一直延續至清初。1899年椿山先生之子江杏溪在蘇州創立“文學山房”,書店不僅收購古籍舊書,也將古籍重印發行,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藏書家辭典葉昌熾的《藏書紀事詩》的七卷本就是由文學山房負責印刷裝訂和銷售的。經過苦心經營,文學山房在民國二十年(1931)左右逐漸興盛起來。1942年,16歲的江澄波入行進入文學山房幫忙,跟隨祖父、父親一點點學習了修補古書和鑒定古籍的本領,此后江澄波再也沒有離開過書店,他與鄭振鐸、顧頡剛、顧廷龍、趙萬里、阿英、黃裳、黃永年等幾代學問家結緣,搶救了大批珍貴善本,為當地圖書館、博物館的收藏作出巨大貢獻。
江澄波著有《吳門販書叢談》《古刻名抄經眼錄》《江蘇活字印書》等,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如《江蘇活字印書》一書,是作者依據文獻記載以及個人見聞所及編撰,書中匯集了江蘇省在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所出版的銅、木、泥、鉛各種活字版本的書籍,共收錄一千八百種,對每一種,均記錄其名稱、卷次、作者、版本、形制等信息,內容非常豐富。通覽本書,可得明清兩代以至民國江蘇地區活字印書之大概。
2022年,江澄波口述的《書船長載江南月:文學山房江澄波口述史》由古吳軒出版社出版,這本書非常詳細地記錄了“文學山房”是如何發家,又如何歷經時代動蕩成為了現在的樣貌。除了訪書故事和名人尋書故事外,里面也有很多蘇州的市民生活特色,因為是口述的原因,書里帶著許多本地人的語言習慣。
在《書船長載江南月》的開篇自序中江澄波寫道:“書是我營生所靠,也是我終生所好。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載書、送書的書船,我離不開書,就像船離不開水。”江澄波在書中用一句話總結:“而我自己,我就是想要搶救中國文化遺產,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