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齡友好”社會建設
關乎國之大者,牽動億萬家庭
6月19日
牡丹全齡匯綠都服務中心
即將開啟睦鄰開放日活動
中心可輻射17個小區、10萬居民
提供養老、托育、供餐、文娛等服務
牡丹全齡匯
位于新北區三井街道綠都萬和城,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由區、街道、社區與國企等多方合力打造。以“15分鐘生活圈”為服務半徑,將養老、幼托、餐飲、展示等多元社會需求巧妙融合,致力于打造一個代際共融、全齡照護的高品質康養服務綜合體。
“頤養無憂”
家門口的智慧養老新實踐
常州的老齡化率已經達到29.7%,讓老人在家門口“養老”“享老”,是相當一部分家庭的主要關切。
牡丹全齡匯綠都服務中心三層至七層打造“醫養融合照護空間”,設置130張適老化床位,涵蓋自理、半失能、失智老人全周期照護需求。根據客戶需求配備“智能守護系統”,跌倒監測儀、健康監測儀等設備,實現緊急呼叫即時響應,24小時守護老年人健康。同時,“記憶守護計劃”關注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專設認知癥照護專區,以供銷社、老郵局等懷舊場景緩解焦慮,激發記憶、促進情感聯接。
“善育有方”
雙職工家庭的托育安心站
瞄準常州年均新增2.86萬新生兒帶來的托育需求,中心二層打造560平方米“普惠托育中心”,可以滿足60個學齡前兒童的托育服務,“安全成長空間”“科學養育體系”“彈性托管服務”等,通過充滿童趣的糖果色教室、功能多樣的游戲區、貼心的全屋地暖、全園圓角設計、防撞軟包等,守護幼兒健康童年。
全齡共享
重構社區溫暖生態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我們不僅關注‘一老一幼’,更希望這里成為家人團聚、鄰里相伴的溫情紐帶。”中心負責人丁一凡表示。
中心以“一碗湯的距離”為設計理念,將養老服務、幼兒托育與社區生活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便民服務樞紐”。
開放社區食堂供餐,80張餐位
為周邊居民和上班族,
提供便捷的就餐服務。
適老化餐具與智能煮面機
可以滿足不同年齡群體需求。
打造“代際融合場域”:
階梯書吧、懷舊理發廳、
非遺手作工坊成為三代人互動空間,
每月可舉辦
跨齡讀書會、代際運動會。
打造“智慧治理樣板”,
接入新北區民政大數據平臺,
實時分析“一老一幼”服務數據,
精準匹配政策資源。
當前,我市正加快推進“全齡友好型社會”建設,2025年將新增普惠托位3500個、老年助餐點50個。牡丹全齡匯作為“15分鐘便民生活圈”示范項目,正以行動積極回應“銀發經濟”與“托育剛需”兩大社會命題,為全市“一老一幼”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創新樣本。
來源: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記者:彭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