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6月17日訊(通訊員 揚開組萱 潘虹 久建 記者 陳詠)粉香四溢,用心造物。沉浸式制作地方特色非遺產品鴨蛋粉,是個什么體驗?14日,揚州馥園內謝馥春鴨蛋粉暗香浮動,“‘周末小時光’紅途研學青少年實踐體驗課堂——‘粉香四溢,青春造物,青少年沉浸式制作鴨蛋粉’”體驗活動,在這里展開。
現場制作
記者了解到,該活動由揚州經開區施橋鎮社區教育中心、青聯“希望小屋”、揚子新苑社區、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施橋中心小學聯合開展。步入謝馥春歷史展區,一幅跨越百年的傳奇畫卷在青少年面前徐徐展開。自清道光十年鋪面初開,于1915年嶄露頭角。百年沉浮,走進國家非遺名錄。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訴說著脂粉背后世代相傳的智慧與堅守。青少年們凝視展柜中的老物件與歷史圖片,真切感受到小小脂粉背后一代代人傾注心血的執著與匠心。
展示“作業”
手作時刻,青少年們圍聚在粉潤的工坊長案前,指尖輕觸溫潤粉團,小心翼翼地調和精心選出的名貴香粉與天然精油。玉白的香粉從細密石磨間簌簌滑落,宛如初雪,細膩光潔;馥郁的香氣隨之蒸騰彌漫,溫柔浸潤了每一寸呼吸。屏息凝神間,孩子們用掌心溫度與專注力道,將松散的香粉反復揉捏、壓入模具。一枚枚鴨蛋粉最終脫模而出,圓潤可愛地臥于掌心時,一張張小臉激動得通紅??|縷粉香從大家指間逸出,非遺的種子悄然植入心田。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不僅讓謝馥春的傳奇在孩子們手中流轉,更將文化根脈深植年輕一代心中。今后,還將不間斷舉辦類似體驗活動,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