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一場以青少年為主角的文化傳承盛會——“童行百年路·共繪勸業夢”暨“百年勸業童游記”系列視頻總結活動,在南京市鼓樓區中央門街道勸業路社區舉辦。
活動旨在以青少年視角重溫115年前南洋勸業會的輝煌歷史,進一步深化孩子對本土文化的認知與熱愛。
圖為活動現場
穿越時空,感悟百年勸業
1910年6月在南京開幕的南洋勸業會,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世界博覽會,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官方名義主辦的國際性博覽會,展品約達百萬件,時人稱之為“我中國五千年未有之盛舉”。南洋勸業會會址南起丁家橋,北至三牌樓,東鄰豐潤門(今玄武門),西達將軍廟口,歷時半年時間并吸引了中外30多萬人參觀。
當天活動中,孩子們參觀了南洋勸業會紀念館。從刻有“1910.06.05”的院墻開始,豐富的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直觀還原了這場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世界性博覽會的起源與盛況。南洋勸業會“振興實業,開通民智”的歷史意義經過講解員的生動闡釋,也讓孩子們對家鄉的歷史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
孩子們參觀南洋勸業會紀念館
童聲講述,活化歷史記憶
此次活動的核心環節是《百年勸業童游記》七期系列視頻的集中放映與交流。該系列視頻由中央門街道精心策劃制作,特邀轄區六所學校的七位小學生——劉子鳳、宋熙苒、顧芯語、司可馨、侯砳斌、董亦凡、陳昊然擔任講述人,以童真視角解讀南洋勸業會相關歷史地標與故事。
活動現場,擔任講述人的學生依次登臺,暢談參與拍攝以及參觀中的收獲與感悟。
互動交流中孩子分享自己的感悟
科技賦能,展望文化傳承
活動現場還特別播放了由勸業路社區社工制作的南洋勸業文化AI視頻,該視頻以中央門街道“理享時光”理論宣講品牌logo為原型,設計兒童卡通形象作為“主人公”,以創新視角帶領大家參觀結合舊照片創造性還原的南洋勸業會AI場景。現代科技手段與百年文化底蘊的碰撞,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思想的盛宴。
此次活動由中央門街道及街道商會主辦,勸業路社區承辦,活動還為在《百年勸業童游記》項目中表現突出的兒童及幕后工作者舉行了頒獎儀式。參與視頻拍攝的七位小朋友獲頒“小小文化宣講員”證書。
通訊員 冒亭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