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功能性項目方廳水院于近日竣工。5月28日,記者走進方廳水院感受了水鄉客廳從形態開發到功能塑造的躍升。
方廳水院位于連接滬蘇浙兩省一市交界區域的水鄉客廳,是圍繞原點打造的一處可感知、可體驗、可激發一體化認同的功能性場所。記者在現場看到方廳水院外觀像一個巨大的四合院,橫跨在太浦河上。據介紹,方廳水院總建筑面積約10.4萬平方米,是以長三角原點為中心沿中軸線設置主會館,四角分別設置滬蘇浙皖的主題展館,各館通過三座步行橋及連廊無縫銜接,實現了跨域、跨河互連,體現了中國傳統空間形制和江南水鄉文化,蘊含了長三角三省一市向心匯聚、一體發展的空間意向。
建筑橫跨河道,氣勢雄偉,又具水鄉韻味。通過步行橋和連廊,步行15分鐘可直達蘇浙滬地域。據長新公司工程中心總監張炯介紹,目前方廳已經竣工備案即將投用,方廳的首會將在6月初舉行,目前在籌備階段。方廳水院除了滬蘇浙皖四會館,還有一個主會館。方廳水院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窗口,未來聚集會展和文化交流。
方廳水院項目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域的房建項目,一體化建設無現成路徑可參考,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如跨省域項目審批存在的流程不統一、標準不一致、監管不協調、審批效率不高等難點痛點,為推動項目順利實施,示范區執委會發揮協調統籌作用,會同兩區一縣建立了水鄉客廳開發建設指揮部協調平臺,按照先易后難,逐個突破的原則,初步形成跨域項目“一體化立項、一體化審查、一體化審批、一體化招標、一體化監管、一體化驗收”等六位一體審批新模式。
方廳水院建設過程中的一體化創新做法已經形成系列制度成果,成功應用到水鄉客廳范圍內其他跨省域項目建設,為國內其他毗鄰區域跨域項目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此外,方廳水院項目運用多項綠色低碳技術。經測算,建筑綜合節能率達82%,年減碳量預計可達1940噸。方廳水院的順利建成,充分體現了滬蘇浙兩省一市的跨域共建共享,充分體現了綠色低碳與制度創新的結合,形成了跨區域治理“中國方案”的典型案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