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江蘇省高校公益基地、全球公益傳播研究中心赴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開展合作交流,與會各方圍繞世界銀行在全球減貧、青年賦能、知識合作、可持續發展等議題的實踐經驗,以及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金融公司(IFC)、國際開發協會(IDA)、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等世界銀行成員機構的業務開展模式等開展了深入交流,旨在促進高校和江蘇省委駐灌南、睢寧等地鄉村振興工作隊等與“金融+慈善”領域聯合國機構的深度對話與合作。
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對代表團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世界銀行集團高級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矯英莉、對外事務部分析師周洛伊熱情接待來訪團成員,會議伊始,矯英莉、周洛伊詳細介紹了世界銀行集團的組織架構、資金運作模式與項目管理機制,分享了世界銀行如何通過技術、知識產品和資金支持,推動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圍繞減貧戰略、青年賦能、綠色發展、知識共享、跨國合作等議題,與代表團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座談環節,江蘇婦兒慈善先進工作者、三齊心選慈善研究基金執行主任黃赟圍繞“世界銀行的業務推廣模式”“世界銀行在公共利益和信貸風險之間的平衡機制、風險補償機制”等議題,對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金融公司(IFC)、國際開發協會(IDA)、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等世界銀行成員機構在全球與中國的工作實踐、合作伙伴、合作機制等做了深入交流。
全球公益傳播研究中心秘書長、江蘇省婦兒基金會副理事長王華介紹了“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伙伴關系網絡”和“江蘇省高校公益基地”的基本情況,分享了共建“金融+慈善”品牌“愛心對半分”圍繞“單位自身的努力、黨委政府的支持、社會各界的關心”的邏輯,以“公益存單/公益禮物”為媒介,探索“鄉村振興、高校科研、青年發展”等相關公益項目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并圍繞公益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與世行代表做了深入交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吳科穎介紹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概況,雙方提了會后進一步落地助力學生培養、助力世行宣傳的共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主任王偉介紹了外國語學院本科生與研究生培養的實際情況,分享了前期南航學子圍繞《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開展研究的經歷,就共同感興趣的“世界銀行+出版社+高校”的合作模式進行了深度探討,并邀請世行代表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展交流。
會議還邀請了中國高校和公益合作單位的女性青年代表,來自清華大學的王培陽、馬程田、北京大學的黃子蘭、南京大學的黃璽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廉思源、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李明慧、李欣雨,以及“金融+慈善”品牌“愛心對半分”共建單位中國光大銀行代表王然,成員背景涵蓋傳播學、外語、金融、社會發展等多個學科,大家圍繞青年參與國際組織、項目型學習路徑、實習及合作機會、金融慈善創新等話題,與世行代表進行了充分討論。
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也介紹了包括“青年峰會(Youth Summit)”“Open Learning Campus”等與青年相關的項目,并鼓勵高校青年通過參與報告翻譯、數據研究、學術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國際發展合作體系,為全球議題貢獻中國青年的智慧與力量。
本次合作交流是江蘇省高校公益基地、全球公益傳播研究中心、江蘇省委駐多地鄉村振興工作隊與光大銀行南京分行等公益支持單位系統性建設“金融+慈善”品牌“愛心對半分”,以“公益存單/公益禮物”為媒致力“人人公益”助力鄉村振興,并不斷聯動全球“金融+慈善”領域頭部機構,分享彼此的實踐經驗、交流面對的困境挑戰、致力更好的研究實踐的常態互動。
2025年以來,結伴前行計劃、聯合國系統《全球青年與社會發展研究課題》支持有“結伴前行·陪養好習慣”“中外青年看中國”等多個互動愛心個人、愛心家庭、愛心企業旨在凝聚力量助力社會發展和為全球青年行動者提供更廣闊視野和更深入洞察的品牌活動。
本次交流活動也是繼睢寧站、灌南站、南京站之后“中外青年看中國”活動的北京實踐,為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江蘇省委駐多地鄉村振興工作隊、光大銀行南京分行等“金融+慈善”品牌共建單位與世界銀行等聯合國機構在全球交流、知識傳播、學術研究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有益助力。該活動還得到了江蘇省同讀好書共蕓窗研究院、結伴前行文化交流中心、結伴共蕓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