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氣一樣升溫的,還有上海的豪宅市場。
5月21日,位于上海黃浦區的上海壹號院三批次迎來線下開盤,當日實現銷售額40.25億元,64套房源全部售罄。該項目年內累計銷售額達到108.71億元,成為2025年全國首個單盤破百億元的項目。
5月27日,上海一天內有7個樓盤開盤,其中兩個位于內中環區域的項目——保利海玥外灘序BUND98、潤雲金茂府完成“日光”。
“日光盤”頻現,上海豪宅市場為何能夠持續火熱?又是誰在搶購上海豪宅?
高端項目頻現開盤“日光”
進入5月份,隨著豪宅項目加速入市,上海豪宅市場持續火熱。
5月11日,位于上海徐匯濱江的“單價地王”項目“綠城潮鳴東方”線下開盤,均價約19.5萬元/平方米的120套房源實現“日光”,單日銷售金額69.88億元。
5月21日,上海壹號院三批次迎來開盤,其戶型以299平方米和349平方米大平層為主,均價約18.5萬元/平方米,套均總價超過6000萬元。本次開盤吸引170組有效認購,認購率高達266%,開盤僅1小時便全部售罄。
而在5月27日,位于內中環區域的保利海玥外灘序BUND98、潤雲金茂府,也都實現開盤“日光”。
這些“日光”的樓盤都有顯著的共同特點——地段佳、價格“豪”,這也凸顯出目前上海樓市“豪宅熱、剛需冷”的特征。
據克而瑞統計,2025年4月監測的30個城市中,項目平均去化率達38%,環比下降6%,同比上升13%,去化率超60%的項目無一例外都是城市核心區域改善盤和高端盤。
來自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2025年上海總價3000萬元及以上的新房成交套數已達到897套。單純看該數據,其已經和2021-2023年的年度水平相當。同時,截至5月25日,2025年上海總價3000萬元及以上的新房項目成交金額達到約466.2億元。雖然未滿半年,但上海豪宅市場已流入近500億的購房資金。按此趨勢推算,2025年全年上海豪宅成交金額預計超過1000億元。
對于“千億資金進豪宅”的背后原因,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分析稱:“一是資金的流動方向非常清晰,即加快進入保值增值和具有極強風險防御的領域;在投資品市場深度調整以及儲蓄市場降息等情況下,豪宅市場的吸引力明顯增強。二是說明購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三是在去年豪宅交易創新高的基礎上,今年交易繼續向好,說明購買力在進一步修復,尤其表現在改善型住房需求強勁,好地段好產品,必然會有好市場。”
上海資深分析師盧文曦也表示:“一方面,存款利率持續下降,一線城市的核心資產仍然能夠保值增值,尤其是上海新房房價在4月份又再度領漲全國,優質資產具有抗跌性;另一方面,上海面向的購房者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凈值人群,供不應求;此外,上海中心區域土地有限,成本不斷攀高,地價也持續走高,這都是上海豪宅熱的原因。”
強勁購買力助推豪宅熱
上海豪宅能夠持續火爆,到底是哪些人群在購買上海豪宅呢?
按照上海壹號院的客戶分析,在買家群體中,上海籍買家51組,占比約30%;非上海籍買家共計119組,占比約70%。其中,鄰近的浙江、江蘇兩省購房者表現尤為突出,浙江籍買家有29組,占比17.1%;江蘇籍買家22組,占比12.9%。除此之外,山東籍買家有11組、安徽籍買家有7組,也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
再看不久前剛開盤的綠城·潮鳴東方,總認購191組,非滬籍外地客戶認購組數129組,依然占據了2/3。其中,外地購房者中,江浙皖占“大頭”;尤其是浙江,有效客源32位,占總客源比重約16.75%。
也就是說,非滬籍人士正在成為上海豪宅的購買主力。那么,這些人群又有哪些特征呢?
上海壹號院項目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壹號院的客戶畫像呈現出顯著的‘三高’特征,即高凈值、高學歷、高審美,客戶職業既有企業家,也有藝術家。來源方面,從本地到長三角都市圈甚至海外,結構更多元化,年齡層也呈現更年輕化的趨向。”
嚴躍進預計:“這種豪宅熱還會持續,2024年上海豪宅市場已經出現了‘千億資金進豪宅’的現象,而2025年豪宅市場依然向好,預計會出現第二次‘千億資金進豪宅’。此類現象也充分說明全國部分城市豪宅的購買力很強,也說明住房消費升級成為一種新趨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