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推動各族青年與社區居民之間的交往、交流與交融,2025年5月30日,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攜手鹽城鹽南高新區新河街道新怡社區黨總支在“紅石榴家園”共同舉辦了“石榴花開端午情 高校社區粽香盈”民族團結共建活動。據悉,此次活動以文化溯源、實踐共融、公益共行、認領心愿等多種形式展開,生動譜寫了民族團結的華美樂章。經過雙方緊密協同、精心籌備,二十余位少數民族居民、學齡兒童以及15名來自高校各族的青年代表齊聚新怡社區紅石榴家園,共同參與這場意義非凡的活動。
文化溯源,感悟民族智慧
活動在莊重而溫馨的氛圍中拉開帷幕。新怡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裔傳鑫首先致辭,他詳細介紹了“紅石榴家園”項目,讓大家對新怡社區在民族團結工作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有了清晰的認識。隨后,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秦曉介紹了學院少數民族學生的相關情況以及我院在培養多元文化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在“粽香話團結”故事會環節,壯族學子黃蘇聲情并茂地講述著少數民族團結友好的故事。這些故事宛如一幅幅鮮活生動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充分展現了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結下的深厚情誼。
實踐共融,促進情感聯結
“石榴結隊”包粽大賽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現場,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一同動手制作“團結粽”。大家把紅棗、豆沙等不同餡料巧妙混合,這一舉動象征著各民族多元一體、團結一心。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多民族和諧相融的動人交響樂。在“民族語言教學角”里,少數民族居民與同學們紛紛用各自的民族語言互致祝福。不同民族語言發出的“端午安康”問候聲,在煮粽子的氤氳熱氣中相互交融,成為中華文化共同體最鮮活、生動的生動詮釋。艾葉散發著陣陣清香,少數民族孩童與各族青年大學生一同拿起五彩斑斕的畫筆,將粽葉龍舟的傳說與純真童趣巧妙融合,繪就了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端午風情畫卷。
公益同行,傳遞溫暖關懷
“紅石榴送暖小分隊”帶著精心籌備的兩百余枚同心粽踏上溫情傳遞之旅。這些同心粽寓意著團結與友愛,承載著滿滿的心意。團隊成員們齊心協力、分工協作,一同前往社區。他們專門去探望那些生活孤單的孤寡老人,以及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辛勤工作的環衛工人。每到一處,成員們都親手將美味的粽子遞到受慰問者手中,并送上深切的關懷與誠摯的節日問候。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個個貼心的舉動,讓這些平日里默默付出的人們真切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愛。
認領心愿,筑牢共建根基
“紅石榴心愿墻”的搭建,成為了本次活動的又一亮點。活動現場,居民與少數民族學生紛紛拿起筆,書寫下結對心愿。隨后,高校與社區攜手共同認領這些心愿,并計劃將其作為后續的共建項目推進實施,這一舉措為長期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工作筑牢了堅實根基。
此次民族團結共建活動以端午節為情感紐帶,搭建起高校與社區深度交流互動的平臺。活動中,端午民俗以鮮活姿態重現于當下,展現出蓬勃的當代生命力;而在粽葉舒展、粽香四溢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刻內涵也得到了生動詮釋。
通訊員 秦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周珉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