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幸福街道堅持把法治宣傳教育與提升居民法治素養有機結合,依托網格化管理,積極探索“常態化、精準化”網格普法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法治宣傳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引導轄區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網格普法進課堂,少年學法筑未來
少年知法則國安,少年護法則國強。在幸福街道暖舍兒童成長中心,社區法律明白人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學習知識產權,點燃創作熱情”的主題班課。課上,社區法律明白人圍繞知識產權的特性、具體的分類、申請專利的重要性、商標的具體概念等方面進行講解,用生動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將原本抽象的知識產權概念變得具象可感。社區網格員還通過“我問你答”的方式,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融入趣味答題,引導學生們發現身邊的知識產權,激發他們對知識產權的興趣與尊重。
網格普法入賽場,居民學法競風采
“我們的運動會不僅要比體力也要拼知識,接下來的法律知識競答環節,是比分繼續拉大,還是實現絕地反擊呢?請聽題......”在幸福公園內,轉水社區網格普法運動會現場熱烈。由社區居民、微網格員、法律明白人混編組成的四支隊伍激烈比拼,“法治五子棋”“無敵風火輪”“法律知識競答”“原地踏步走”等精彩紛呈的項目,讓比賽的選手在激烈角逐中強化法律知識,讓圍觀的群眾在歡聲笑語里感受法治氛圍。“此次社區網格運動會以普法宣傳教育為主題,讓居民在走出家門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間提升了法治素養。”幸福街道轉水社區黨總支書記潘培介紹道。
網格普法護桑榆,銀齡學法享晚年
“對于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問題,在《民法典》中有規定: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在幸福朝夕公益服務中心,來自“幸福霞輝”老黨員工作室的老干部張杰基,結合老年人關心的子女贍養、財產繼承、房屋產權等問題,給大家送上一堂內容詳實的普法宣傳課。他充分發揮多年從事司法行政工作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勢,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將《民法典》等法律條文轉化為老年人聽得懂的“家常話”,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將法律知識體現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讓老年人在家長里短似的閑談間觸摸到法律的溫度。
網格是普法的有力載體,普法在網格奏響最強回音。今年,幸福街道將繼續深挖“網格+普法”的更多可能,把普法宣傳送進千家萬戶,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訊員 顧鵬飛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