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20分
鐘文剛穿好熨燙整齊的工作服
摸出那把發亮的公交車鑰匙
像往常一樣走出家門
穿過樓道時
他習慣性踮起腳尖
此時,整棟居民樓還都沉浸在睡意里
鐘文剛今年47歲,是徐州公交集團南部客運公司11路公交車的司機。11路的首班車是清晨5點40分發車,但鐘文剛每天早上還要負責公司接駁車的運營,即接送所有早班車的司機到公司,確保大家準時到崗。
4點30分,鐘文剛抵達公交集團九里停車場,繞著接駁車走完固定的三圈:手指掠過冷卻水箱,檢測溫度是否正常;檢查總電源,確保行駛時電量充足;俯下身檢查車輛停放位置有無燃油、潤滑油以及防凍液泄漏;手電筒光柱掃過輪胎紋路和車體外觀,一切完好正常,他這才坐上駕駛室準備出發。
“不管是公交車,還是早上這班接駁車,發車前的‘三檢’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鐘文剛說。
接駁車轟鳴著蘇醒時,儀表盤指針剛好指向4點40分。
在運營接駁車的8年時間里,鐘文剛從未晚點。每當遇到下雨下雪等特殊天氣,他都提前一小時出門,不讓早班車延誤。
從九里停車場出發,在每個站點接上公交“擺渡人”,5點30分準時抵達銅山新區總站。
在這里,十余輛公交車整齊列隊。此刻,鐘文剛的角色變回11路公交車駕駛員,載著晨練的老人、趕火車的旅客、去上學的學生,在逐漸蘇醒的城市中平穩穿行。
從凌晨四點城市無人的街道,到車水馬龍的轉變,鐘文剛見證過無數次,安全運送過上千個黎明。
“這份工作讓我很有成就感,這離不開家人的付出。”由于特殊的上班時間,鐘文剛每晚8點就要上床休息。尋常人家最熱鬧的晚間時刻,妻子會帶著孩子輕輕帶上臥室的門,來到書房做功課。鉛筆畫過作業本的沙沙聲,伴隨著臥室里傳來的輕鼾聲,編織成溫暖的日常。
當晨霧中的11路公交車再次駛向徐州站,車轍碾過的柏油路與昨日并無二致。只有鐘文剛知道,今天又是準時的一天——這是屬于凌晨四點的徐州,最溫暖的日出。
文圖 | 孫亞妮 劉天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