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十五屆數智化人才培養暨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以“數字教育 智啟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本科院校、職業院校、行業企業以及媒體的1500余位嘉賓共聚北京,共享產教深度融合的優秀成果,共議數智化轉型的全新實踐,共研數智化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靜波出席大會并講話。
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韓衛紅作為中等職業院校代表受邀出席大會,并在中等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創新論壇上作了“中高貫通與職教高考下的中職學生培養”專題報告。
會上,韓衛紅指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構建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的人才培養體系。作為江蘇省首批開展五年一貫制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校,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自2005年辦學以來,通過打造“區校一體”協同發展新機制,與行業領軍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構建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動態匹配;完善五年貫通培養模式,系統規劃學生職業發展路徑。通過一系列改革,不僅為學生打造了多元成長的立交橋,更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度,充分彰顯了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的獨特優勢。
在談到職教高考時,他強調,職教高考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與普通教育并行的上升路徑。學校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綜合評價改革,幫助學生實現“彎道超車”。他表示:“職教高考不僅是考試制度的創新,更是對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強化,讓更多學生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
面對人工智能技術浪潮,他說,職業教育應當積極應對變革。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創新性地推進“AI+專業”深度融合,構建了以數據為核心的精準育人體系,形成“四鏈貫通”的協同育人機制,并著力培養具備“雙師三能”的教師隊伍。通過建設智慧教室、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和個性化學習平臺,實現從標準化教學向精準化教學的升級。此外,學校積極引入行業前沿技術,致力于培養符合未來產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技術賦能教育的本質是增強教師能力,讓教育更精準、更高效、更公平。”韓衛紅強調。
他的報告引發與會嘉賓熱烈反響,多位專家對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貫通培養、職教高考和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實踐成果表示高度認可。此次論壇不僅展示了該校在職業教育改革中的創新擔當,也為全國中職院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城機電經驗”。
未來,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數智化轉型,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