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6月3日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梅建明)南京入夏,天氣升溫,一些南方鳥兒也不再遷徙了。一些鳥兒選擇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安家筑巢,繁衍后代,令人稱奇。這不,一個半月前,一對大擬啄木鳥飛臨南京中山植物園開始育雛。如今,小啄木鳥已破殼而出,引來眾多市民遠遠觀看,贊嘆不已。
圖為大擬啄木鳥育雛
4月18日,這對南方熱帶的大擬啄木鳥,飛至南京中山植物園一株樟樹洞中,忙著孵雛。當時這對大擬啄木鳥夫婦的辛勤孵雛,就引來眾多市民關注。它們非常守時,大約每隔2小時,就輪番替換,一只到樟樹洞中孵蛋時,另一只去樹林中尋覓食物。有時大擬啄木鳥在孵蛋之時,也會從樟樹洞口探出頭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圖為大擬啄木鳥育雛
6月3日,大擬啄木鳥夫婦經過40多天的辛勤孵育之后,小寶寶也已破殼而出。在樟樹洞旁,只見大擬啄木鳥夫婦每10分鐘就要飛出去,從樹林中找來鳥寶寶愛吃的各種蟲兒和植物,再飛回來喂食。其中,螞蚱、蜻蜓和藍莓等食物,不停被帶回,喂給小寶寶,還葷素搭配。小啄木鳥的羽毛漸漸長長了,也從樟樹洞口探出頭來了,準備飛向大自然。
圖為大擬啄木鳥育雛
圖為大擬啄木鳥育雛
大擬啄木鳥在南京育雛十分罕見,這也說明南京的自然生態真的變好了,出現了許多如同大擬鳥一樣難得一見的鳥兒。據介紹,該鳥的食物主要為馬桑、五加科植物以及其他植物的槐花、果實和種子為主。此外,它們也吃各種昆蟲,特別是在繁殖期間。大擬啄木鳥屬中型鳥類,其背、肩暗綠褐色,上體呈草綠色。而它們的頭、頸藍色或藍綠色,羽基暗褐色或黑色。其上背和肩暗綠褐色,或綴暗紅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亮草綠色。尾羽羽干為黑褐色。
圖為大擬啄木鳥育雛
大擬啄木鳥已被列入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并被歸為“三有”保護動物范疇。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