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聯合主辦的“大手拉小手 共話強國夢”科學家精神分享會暨省科協“科學副校長”試驗區(南京·鼓樓)簽約儀式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舉辦。活動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以科學家精神為指引,助力青少年叩響科學之門、追逐科學夢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都有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曹進德出席活動。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夏軍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四級職員尹睿,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學傳播中心、南京市鼓樓區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代表和南京市鼓樓區中小學校代表共計800余人參與活動。
活動現場,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與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科學副校長”試驗區建設。根據協議,雙方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等資源,構建“社會大課堂”,探索科學教育新模式。
儀式上,都有為院士、曹進德院士被聘為“科學副校長”科學顧問,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8名青年科學家李晉斌、姜斌、陳曄、郭延文等受聘為首批“科學副校長”,與南京市漢江路小學、南師附中樹人學校等8所簽約學校代表完成結對。未來,科學家們將深入校園,通過跨學科科普課堂、“金鑰匙科學工坊”等活動,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本次簽約的科學副校長們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帶著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走進校園、走近學生,用科學的金鑰匙為青少年打開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門,讓科學的思維和方法成為他們成長的翅膀。”夏軍表示,今年以來,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科學副校長,并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等單位的科學家、理工科專家擔任該職位。希望通過科學副校長的設置,可以更有效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資源,帶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中小學科學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他希望,今天獲聘的科學副校長牢記自己肩負的責任,切實履行好崗位職責,不能蜻蜓點水,要深入參與教學規劃、課程設計、學科建設、師資培養、資源統籌等各個環節。同時也希望教育、科協等部門加強合作,向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地區學習,在體系設計、效能發揮、工作保障和評價等方面積極探索,做出江蘇特色。
鼓樓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海濤致辭,對省科協“科學副校長”試驗區落戶南京市鼓樓區表示感謝。她說,“科學副校長”計劃是一座橋梁,通過邀約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將硬核科技轉化為生動的教學案例,將科學家卓越的創造力與青少年蓬勃的好奇心緊密相連,為青少年搭建通往科學殿堂的階梯。
活動同步啟動2025年“童手里的創造”青少年科創系列活動,旨在傳承科學家精神,培養創新思維,塑造文明高尚的道德品質。該系列活動包括“大手拉小手 共話強國夢”科學家精神傳播活動、江蘇省青少年“詩詞里的科學”網絡挑戰賽、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青少年科創校園(基層)行、“童手里的創造”青少年網上科創展示館、“童手里的創造”科創嘉年華等。
在科學家精神分享會上,南京市漢江路小學、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等學校現場開展科技展演活動,件件充滿巧思的作品,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與創新的活力。此外,活動還邀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晉斌教授作主題為《從叩問蒼穹到逐夢九天 中國航空航天自強之路》的報告,并邀請都有為院士、曹進德院士和青年科學家代表王漱明、姜斌與樹人學校的學生代表進行互動交流,他們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激勵現場青少年追求科學夢想,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媛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