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蛇咬一口,真的會致命?"近日,三亞一游客疑似被蛇咬傷不幸身亡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了解到,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醫學科作為中國蛇傷診療江蘇省研究中心,接診的外省市復雜蛇咬傷患者占總接診量五成。該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朱進提醒,毒蛇離我們并不遙遠,每年“蛇出沒”具有季節性的特征,南京”家門口”的毒蛇蛇種以蝮蛇為主。同時專家建議,掌握蛇傷急救知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朱進主任表示,每年“蛇出沒”通常3月份開始出現,持續到11月份逐漸減少。蛇傷患者高峰期則出現在6月至9月?!澳暇┑靥庨L江中下游地區,毒蛇蛇種以蝮蛇為主,故90%以上的病例都是蝮蛇咬傷?!敝爝M介紹,同樣是蝮蛇咬傷,不同地區、不同生活環境下,蛇毒的毒性也存在一定差異。
“在一些特殊場合,如動物園、養殖場等地方,除了蝮蛇,像五步蛇、眼鏡蛇、竹葉青等毒蛇咬傷病例在南京區域內有偶有發生。除了以上的蛇類,有些市民會私自飼養一些稀有的毒蛇,在飼養過程中不幸被咬傷或者私自放生后咬傷別人”。
朱進主任提醒,小區居民要注意清理社區或房前屋后的枯葉雜草,搬動或清理亂木堆、枯枝枯葉或瓦礫等,應注意蛇類潛藏;另一方面,去淺灘、沼澤、岸邊、草叢玩耍時,一定格外注意蛇出沒。許多人喜歡野外露營,注意避免在洞穴中、溪水旁或樹蔭下,選擇開闊、干燥、無樹枝或雜草的地方,帳篷應嚴密封閉,避免夜間蛇類鉆入等。
一旦考慮到毒蛇咬傷,務必及時到定點醫院就診,即使一些病例早期癥狀較輕,但如果自行判斷不準確,很有可能導致漏診、誤診。
【相關鏈接】關于毒蛇,還有這些需要牢記的知識!
一、毒蛇咬傷的"三級警報系統"
根據蛇毒類型不同,咬傷后身體會發出不同等級的危險信號:
神經毒(銀環蛇)一級警報:傷口僅留2個細小牙痕,疼痛輕微,但2-4小時后出現眼瞼下垂、吞咽困難、呼吸肌麻痹,如未及時注射抗銀環蛇毒血清,病死率高達30%以上。
血液毒(蝮蛇)二級警報:傷口劇痛伴腫脹,1小時內出現瘀斑、血皰,6小時內可引發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導致全身出血傾向。
混合毒(眼鏡蛇)三級警報:兼具兩類癥狀,傷口灼痛伴組織壞死,同時出現心律失常、休克,12小時內未救治者多器官衰竭風險顯著增加。
二、黃金救治時間:分秒必爭的盡早將患者送達定點醫院
根據《中國蛇傷救治指南》,抗蛇毒血清注射時間與預后直接相關:
神經毒類蛇傷(如銀環蛇)必須盡早注射對應血清,否則呼吸衰竭風險指數級上升。
血液毒類蛇傷(如蝮蛇)同樣需盡快注射抗蛇毒血清,隨著時間延遲,截肢風險會顯著增加。
三、野外急救四步法:科學操作能保命
第一步:環境評估與基礎處置
原地坐下/躺下,避免跑動加速血液循環
有可能的情況下,用手機拍攝蛇的清晰照片(重點拍攝頭部、斑紋、體型),無法拍攝時牢記特征描述:"灰褐色菱形斑紋,三角形頭部"(典型蝮蛇特征)
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至少5分鐘),避免用力擠壓以防毒液擴散
第二步:精準綁扎與固定(要牢記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綁扎位置:傷口近心端(靠近心臟一側)關節上方5-10cm處
綁扎力度:以能插入一指為宜,每60分鐘放松5分鐘,避免肢體缺血壞死
固定方式:用夾板或樹枝固定傷肢,減少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接著處需要有明顯的標記并標注結扎時間,轉運過程中需要針對性交接,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第三步:快速轉運與信息傳遞
優先撥打120并說明:"被毒蛇咬傷,需要抗蛇毒血清"
告知接診醫院蛇的特征,幫助提前準備對應血清
南京市第一醫院(中國蛇傷診療江蘇省研究中心 ,025-52271314)
朱進主任提醒廣大市民,被蛇咬傷后,以下的動作需要謹慎操作:
1、用嘴吸毒(施救者中毒風險極高)
2、切開傷口(可能引發大出血或感染)
3、冰敷傷口(低溫會加重組織損傷)
4、輕信草藥(延誤最佳治療時間)
通訊員 曹慧慧 劉春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