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近日,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爆火出圈,當場均觀眾破萬,多地超2萬人,一股足球熱潮席卷江蘇大地,這場13座城市的足球之戰點燃了全民激情,也點燃了無數人走向綠茵場的渴望。
然而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治療師萬里提醒:“足球是一項特別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的運動。對于專業運動員而言難逃長期以來的訓練勞損,即使是業余愛好者也無可避免踢球時的激烈對抗和肌肉疲勞。”
萬里告訴記者,足球運動常見的損傷主要分為三類,包括足踝扭傷、大小腿肌肉拉傷和膝關節損傷。“比如假設是踢邊路,當加速帶球傳中的時候,你的支撐腿容易發生半月板損傷;而做胸部停球或者頭球等跳起落地動作時,則容易引起膝關節過伸位、外翻位的前交叉韌帶的損傷,這些在踢球時都是很常見的運動損傷”。
那么,假如真的“踢傷了”,該如何應急處理呢?
萬里介紹,急性損傷要立即采用“PRICE原則”:即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對于足踝損傷還要衍生到“POLICE原則”,即在上述基礎上以最優負荷(Optimal Loading)替代絕對休息。提到具體的處理方法,萬里主任治療師表示,“在損傷的急性期,我們可以運用冷噴劑,在距離患部20厘米左右進行3~5次的冷噴即可收斂損傷部位血管的擴張,減少滲出;我們也會用到彈力繃帶來消除腫脹;假如運動員有受傷史,我們也可以使用彈性的動能貼做保護和減壓,減少和避免在運動中再次發生損傷,另外也會用到冷敷袋,發生急性損傷后即刻給患處進行10~15分鐘的冷敷。”
萬里提醒足球愛好者:“如果在踢球后感到不適千萬別不當回事,也不要走進一些‘誤區’”,萬里提醒,一是不要在48小時內熱敷,因為損傷處在急性期往往有出血傾向,熱敷會加重出血從而加重腫脹和疼痛;二是不要按揉,相對較重的手法按揉會加重損傷程度;另外也要注意冷敷時間不宜過長,超過半小時的冷敷會導致血管反應性的擴張。“如果出現嚴重損傷或腫脹疼痛持續加重,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和治療。”萬里說。
通訊員 何雨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