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省居民同說一方言、同趕一個菜市場、同逛一條商業街區,可謂“一腳踏兩鎮、雞鳴聞兩省”。這是江蘇南京江寧區丹陽片區與安徽馬鞍山博望區丹陽鎮接壤處居民生活寫照。2022年10月,蘇皖“兩省一街”警務室在此運行。今年4月,丹陽司法所、橫溪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正式入駐。27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這個街邊小樓看到,這處集兩省的公安、司法、便民服務一體辦公,他們是如何服務邊界群眾,以及協調在生產生活中涉及兩省政策、管理、執法等各類糾紛呢?
兩地的公安司法協同辦案、化解糾紛
記者來到丹陽片區及丹陽鎮得知,兩地共有10個村(社區)毗鄰,戶籍人口約8萬多人,有的村莊兩地居民高度混住。在街上可見“蘇A”“皖E”牌照的車輛川流不息。沿街一幢帶有徽派建筑風格的小樓正面的三樓掛著“兩省一街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一樓掛著江寧區丹陽司法所;小樓的側面山墻掛著“兩省一街警務室”。在一樓辦事大廳既有“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聯合人民調解”,也有蘇皖兩省一街警務室辦事窗口,兩省的值班民警、聯系方式、工作制度均掛在墻上。
江寧丹陽派出所民警王子怡告訴記者,目前常駐警力7名,其中江蘇丹陽派出所4名、安徽丹陽派出所3名?!皟傻孛窬谝黄疝k公,最大的好處是讓群眾避免兩頭跑!”王警官說,有一次丹陽片區接連發生盜竊事件,作案手法雷同,懷疑是同一人所為,在偵破案件過程中,兩地警方信息共享很快抓獲盜竊嫌疑人。為進一步深化兩地政法系統的融合,2023年10月,新建南北兩鎮聯合司法調解大樓。2025年4月,丹陽司法所、橫溪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正式入駐;橫溪巡回法庭將于年內入駐。江寧區橫溪街道還積極聯動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總結“江寧—博望一體化聯巡聯處聯訪工作法”,統籌兩地民輔 警、城管、網格員等,建立起一支50余人的江寧—博望一體化巡邏隊(省界聯合巡邏隊),不斷延伸省界共治的觸角。
兩地司法共同調解多起糾紛
早在2021年4月,在南京市司法局倡議下,博望區司法局與南京江寧區司法局共同成立“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2022年2月,依托江寧區司法局丹陽司法所掛牌成立“江寧博望一體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跨省兩地基層司法行政資源,實現跨省邊界法治業務一體化全覆蓋。
丹陽司法所副所長鄧舒勻告訴記者,安徽丹陽鎮董塘村歷來由南京江寧水務集團鋪設供水,也由其收繳水費。村民孫奶奶與兩個兒子生活有矛盾,提出分戶分水表,工作人員上門安裝新水表后發現孫奶奶戶籍屬于安徽省,告知其應向馬鞍山的水務公司申請水表分戶,然而客觀情況是馬鞍山的水務公司沒有鋪設供水線路,無法供水,自然無法給孫奶奶分戶。去年12月2日,孫奶奶來到蘇皖兩省一街綜治中心求助。值班人員第一時間聯系博望區的司法所,兩邊約好相關部門一起商量,認為孫奶奶的事情解決不好會引發同類糾紛。最后,江寧水務和兩地司法所共同勘察現場,確定水管水表排放位置,幫孫奶奶解決了問題。
聯合調委會調解“兩地婚姻”的糾紛
男子劉某是安徽博望區丹陽鎮居民,早年與江寧丹陽片區女子孔某結婚,并生下兩個孩子,后來,兩人因感情破裂,雙方辦了協議離婚手續,但離婚不離家,房子歸孔某所有,兩人均保留居住區,男方每月要承擔孩子生活費。2023年,兩人為生活費產生糾紛,孔某到一體化聯合調委會申請調解。調委會受理后,組織雙方調解,了解到男方因丟了工作加上染上賭博惡習,經濟拮據,沒能及時供給孩子生活費。調解員分別從民法典以及相關司法解釋,最大化保護未成年人,對雙方釋法明理,最終達成和解。男方同意每月支付兩個孩子生活費1500元,并對房屋所有權進一步明確。
據了解,在此設立的兩省跨邊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還征集跨省邊界群眾立法民意8條,開展邊界涉企合規指導服務15次,基層聯合執法5次,辦理涉及兩省群眾法律援助案件30件,提供跨省監獄服刑人員與家屬遠程會見80次,處理邊界信訪案件2起,調處邊界糾紛200余件,為兩地群眾提供法律咨詢1028余人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