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鹽城亭湖公安在“反電詐、打侵財”專項行動中再傳捷報,成功偵破3起張貼“涉黃小廣告”案件,3名違法人員悉數落網。這場看似普通的市容清理行動背后,實則牽出一條隱秘的新型電詐引流產業(yè)鏈。
辦案民警在日常巡查中發(fā)現,東城派出所轄區(qū)內多輛汽車后視鏡被貼上極具誘惑性的低俗“小廣告”。這些散發(fā)著曖昧氣息的卡片上,印著露骨的圖文信息與二維碼鏈接,暗藏重重陷阱。通過視頻追蹤和數據分析,民警發(fā)現可疑人員專挑深夜行動,手持廣告單穿梭于街頭巷尾,動作嫻熟地將小廣告塞進汽車縫隙,完成“投卡動作”。令人意外的是,這3名涉案人員互不相識,均是通過他人介紹或網絡兼職平臺“應聘”加入,明知違法仍受高額傭金誘惑鋌而走險,甚至其中2人在落網時還未拿到所謂的“報酬”。
經深挖調查,警方揭開了“涉黃小廣告”背后的黑色產業(yè)鏈。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卡片,實則是新型電詐的引流工具。詐騙分子精心設計出三大“致命陷阱”:一是以“同城約會”為誘餌,誘導受害人下載APP后實施網絡刷單詐騙;二是打著“押大小穩(wěn)賺、免費約見美女”旗號,誘騙群眾參與網絡賭博;三是通過裸聊敲詐,一旦受害者點擊陌生鏈接,手機通訊錄等個人信息便被竊取,進而遭到敲詐勒索。這些詐騙手段巧妙地將色情誘惑與傳統詐騙模式相結合,極具迷惑性和危害性。
目前,3名違法行為人已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遇到此類“涉黃小廣告”切勿掃碼點擊,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同時呼吁公眾提高防范意識,認清“黃賭毒”與電信詐騙交織的新型犯罪套路,共同守護清朗網絡空間和安全社會環(huán)境。
這起案件的成功偵破,不僅彰顯了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的決心和能力,更揭開了新型電詐犯罪的偽裝,為全民反詐敲響警鐘,對遏制此類犯罪蔓延具有重要警示意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周珉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