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通開展化工、醫藥生產企業“打非治違”專項治理行動。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摸排企業31933家,精準識別化工生產企業248家、醫藥生產企業121家,發現違法違規行為9個。
南通市安委會圍繞12類違規行為細化形成整治重點清單,明確“動員部署、全面排查、集中整治、總結提升”四階段工作路徑。推行“網格化+專業化”排查模式,組建由工信、公安、市場監管等8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創新建立“周二現場督導、周三視頻調度”的“2+3工作制”,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37次。依托全市1.2萬名村(社區)網格員開展首輪篩查,形成“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依托“電力氣象聯合大數據”模型,實施“線上智能篩查+線下精準核查”雙線作戰,通過風險報告系統復核25-27類企業底數,完善“一企一檔”電子信息369份,運用無人機巡航技術排查閑置廠房、廢棄院落等隱蔽場所126處。
同時,構建“大數據+鐵腳板”監測體系,整合市場監管登記、稅務開票、用電監測等數據6.2萬條,生成異常預警信息243條。建立“突擊檢查+專家會診”機制,組織夜查、“四不兩直”檢查28次,聘請省級專家175人次開展深度檢查。
為深化長效機制建設,將非法生產、建設、經營等行為列為事故類比排查專題,組織專題培訓會9場次,持續強化警示教育。建立關鍵崗位、關鍵工序、關鍵時段“三個關鍵”防控機制,推動企業自查自糾問題隱患386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