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市高技能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將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據了解,這是全國設區市首部關于高技能人才發展的立法。
該《條例》于2025年4月30日揚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并經5月30日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
技能人才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揚州緊扣產業發展需求,不斷加強“揚家匠”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1.25萬人,每萬名勞動力中高技能人才數超過1000人。
強培訓、抓管理 為高素質技能人才賦能
近年來,全市已累計培養1.7萬名企業新型學徒,規模居全省前列。2024年,全市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超4萬人次。“揚州三把刀”等傳統特色產業以“企校雙師”和“工學一體”模式培養學徒,經驗在全省推廣,成為國家人社部推薦的特色勞務品牌。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條例》鼓勵引導全社會以技能就業為導向,構建政府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支持職業學校、行業組織、企業、職業培訓機構廣泛開展特色工種技能培訓,鼓勵全社會勞動者參加與本行業、專業相關的技能培訓。
同時,《條例》聚焦當前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割裂的瓶頸問題,提出中職、高職、本科教育貫通的路徑。支持符合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升格。支持應用型本科學校通過“專轉本”招生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貫通培養項目,招收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推進高等職業學校與技工院校之間開展合作辦學、學分互認等舉措,打破職業(技工)教育的“天花板”。
搭平臺、建基地 為高素質技能人才擴容
近年來,揚州打造國家級、省級、市級梯次銜接的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技工院校+公共實訓”模式,建設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建成國家級、省級、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49個,市級“工匠學院”13個,2024年各工匠學院開設課程200余場,構建傳承工匠精神、職工成長成才、技能人才綜合評價的工匠學院體系。
“揚州出臺文件,支持技工院校面向社會、企業職工等開展規模化技能培訓。目前,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獲批全國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教師培訓基地,華東石油技師學院入選全省十大優秀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2024年新增電子技術應用、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等新專業15個,評選資助數字技能類精品課程、示范專業8個,建成一批產業需求強、就業質量高、特色優勢明顯、社會廣泛認可的學科專業。
《條例》賦能新產業新職業發展,重點聚焦評價標準更新滯后、評價內容與生產實際脫節等問題,鼓勵和支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參與編制數字技能、新業態、新技術和地方特色產業的國家職業標準,開發評價規范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
樹典型、重激勵 促高素質技能人才升級
我市打造新時代“揚家匠”品牌,注重培養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樹立技能成才典型,推動“揚家匠”里走出更多“揚家將”。截至目前,累計培養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1人、“江蘇大工匠”6人、“江蘇工匠”43人,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1人、市英才培育計劃培養對象70人、市企業首席技師115人,進一步發揮“揚家將”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等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
《條例》打通人才“破格”發展通道,聚焦技能人才職業發展中“天花板”問題,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效銜接,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可申報評審相應職稱。支持企業對技藝高超、業績突出的一線職工,直接認定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對解決重大工藝技術難題和重大質量問題、技術創新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師帶徒”業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按照規定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對世界技能大賽、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及其專家團隊成員,可以按照省有關規定破格申報專業技術職稱、晉升職業技能等級、獲得獎勵。
同時,《條例》高度重視提高技能人才工資待遇,加強對企業工資分配的指導和服務,推動企業建立以體現技能價值為導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大力提高技能人才職業榮譽感和經濟待遇,不斷發展壯大技能人才隊伍。
辦競賽、擴影響 讓高素質技能人才出彩
2023年,揚州創新設立5月9日為“揚州工匠日”,連續三年舉辦“揚州工匠日”系列活動,組織制造業、“三把刀”工匠開展“師帶徒”拜師儀式,并通過工匠精神進校園、“揚家匠”事跡宣講、技藝技能項目展演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充分展示我市工匠大師、技能人才風采,激勵涌現更多堅守匠心、勇毅拼搏的揚州工匠,工匠精神在揚州蔚然成風。
《條例》營造“崇尚技能”良好環境,著眼高技能人才社會地位提升,增強高技能人才的社會榮譽感,強調在全社會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環境,激勵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支持建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揭榜領題”制度,對參與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高技能領軍人才給予獎勵。明確加大高技能人才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工匠等相關評選中的選拔、推薦力度。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實施后將更有利于打造揚州工匠名城品牌,繼續傳承“揚州工”、“揚家匠”的城市文化,營造全社會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圍,落實高技能人才發展的保障與激勵機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揚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