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6月13日訊(通訊員 何麗婷 記者 孫銳)男子從銀行提19萬元現金,行色匆匆趕著要去“投資”,眼見19萬元就要拱手“送”給騙子,幸好灌云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反應迅速,成功攔截資金,為群眾守住了“錢袋子”。
6月9日,灌云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接到反詐預警,轄區居民王先生(化名)正在遭遇投資理財詐騙,民警第一時間撥通對方電話。然而王先生不愿透露實情,民警反復詢問,對方仍支支吾吾地說:“錢是借給朋友的,絕對沒問題?!鼻闆r緊急,民警立即動身前往其住所。
經了解,王先生平時喜歡炒股,不久前,一名自稱某知名企業“高管”的網友通過某平臺私信王先生,互相交流炒股心得。
交流過程中,這位“高管”言辭懇切,每日分享日常生活,并聲稱掌握獨家“投資項目”,只要跟著操作,就能輕松實現財富增值。為了讓王先生更加信任,“高管”主動把自己的投資網站和賬號交給王先生操作,看到網站中日益增長的收益數據和對方每日發送的“盈利到賬截圖”后,王先生逐漸放下了戒備,對這位“高管”深信不疑,動了“投資”的心思。
6月9日上午,按照“高管”的指示,王先生到銀行柜臺提取了19萬元現金,用袋子裝好后放在了自己的車內,準備在約定地點交給前來接洽的“工作人員”進行所謂的“線下投資操作”。
當民警趕到王先生的住所,王先生正準備動身前往“交接地點”。
“這肯定是誤會,我平時都接受反詐宣傳的,我沒那么容易被騙到的。”在得知民警是來“干預”自己的行動時,王先生一再否認自己遇到了詐騙。
“您和這位‘高管’見過面嗎?或者視頻通過電話確認過身份嗎?”民警問道。王先生搖頭表示沒有。
“那您能當著我們的面,現在就和她視頻通話,讓我們也了解一下這個‘高回報’的項目嗎?”民警提議。
在民警的堅持下,王先生嘗試通過聊天軟件向那位“企業高管”發起視頻通話請求。然而,平日里熱情主動的“高管”,此時卻一次又一次地拒絕視頻請求。
民警趁熱打鐵,結合近期多發的投資理財詐騙案例,向王先生詳細剖析了此類詐騙的手法和套路:從最初的噓寒問暖建立信任,到拋出小額返利作為誘餌,再到誘導大額投入,最后在受害人投入巨款后便迅速失聯。每一個環節都與王先生的經歷高度吻合。
此時,王先生還是半信半疑,民警授意王先生假意告訴對方,銀行賬戶無法提取現金,對方立刻表示給付黃金也可以,這種情況正好與民警講解的詐騙案例相符。王先生幡然醒悟,將放在車上的現金重新存回銀行賬戶,避免了19萬元的損失。
“幸好你及時阻止我,不然后果不堪設想。”王先生心有余悸,連聲向民警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