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玄武湖,荷花盛開!在大自然的課堂中,一群小學生跟著講解老師一邊游湖觀景,一邊認識各種水生植物,了解它們的生存絕技。6月8日,南京市玄武區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閱享童行·探秘自然——水生植物的生存智慧”活動,帶領同學們走出課堂,在身邊的自然中探索科學的奧秘。
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由玄武少兒圖書館和守望自然科普中心共同組織,南京市小營小學一(7)班的38名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與了此次活動。同學們分成A、B兩組,由兩名講解老師帶隊。
“同學們,你們知道那是什么植物嗎?”“荷花!”“睡蓮”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答。“你們知道荷花和睡蓮有什么不同?”“荷花是長在水面上很高的地方,睡蓮是挨著水的。”
“非常好!我們一般把水生植物分為三類,挺出水面的叫挺水植物,生在水面的叫浮水植物,沉在水底的叫沉水植物。”帶隊老師、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研究生郝梓添說。
在另一處池塘邊,講解老師指著水里的水草說:“大家看,這就是沉水植物,它的名字叫苦草。它的特點是非常柔軟,如果很硬,在水里就容易被水流沖擊受損!因此柔軟是它的生存超能力之一。”講解老師還摘了一段苦草的葉子給大家摸一摸,看一看。“對著陽光看看,葉片里面有管狀結構,具有透氣的功能,植物跟人類一樣,也是需要呼吸的。”
“大家來看看這種紫色的花,它的名字叫水竹芋,是一種外來植物。它的花有一個神奇的本領,當小蟲子飛進去的時候,就會把小蟲子關在里面。為什么會這樣呢?”“跟豬籠草一樣!”有見多識廣的小朋友連忙回答。“豬籠草把蟲子關在里面,是為了吃掉蟲子,獲得它的營養,但是水竹芋跟豬籠草不一樣。水竹芋作為一種觀賞性植物,是從美洲引進來的。美洲有一種蜂鳥,會吃花蜜,水竹芋的結構其實是為了抓住蜂鳥的嘴,讓蜂鳥多停一會,把花粉抹在蜂鳥的嘴上,借助蜂鳥幫忙授粉。”“哇,太神奇了!”小朋友們紛紛發出感慨。
在湖邊游覽的過程中,同學們還認識了風車草、香蒲、慈姑、菱角、落羽杉等水生植物,了解荷葉為什么不會被打濕的奧秘,觀察了龍蝦、福壽螺等水生動物,還發現了水鳥、蝸牛、桃樹上的桃膠,收獲滿滿的驚喜。
東南大學副研究員、守望自然科普中心主任張燕寧表示:“今天的活動實際上是我們發現身邊的自然系列活動之一。很多人認為帶孩子到野外認識的是動物或者植物的門綱目科屬種,不完全是這樣。對于孩子們來說,種類的認知與生活的鏈接不會那么強烈,我們希望帶領孩子們了解動物、植物的行為,了解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以及與人類的關系。我相信孩子們了解了這些,才有可能去真正關心自然,保護生態。”
玄武區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張超表示,玄武區少年兒童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少兒圖書館,長期致力于青少年閱讀推廣與科普教育,曾獲評“江蘇省最美少年兒童圖書館”稱號。2023年來,圖書館通過“閱享童行”品牌活動,結合非遺文化、自然科學等主題,為小讀者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體驗。“圖書館不再是以前人們理解的借書還書,而是一個非常有包容性的文化場所,可以給孩子們的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攝影 薛超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