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8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田沁鑫編劇并執導的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將在南京青奧體育公園體育館震撼開演。昨天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前往探班,多位主創接受采訪,張藝興更是在現場與南京聾人學校的孩子們用手語互動。
南京是《受到召喚·敦煌》2025年全國巡演的首站。在劇中,張藝興分飾敦煌守護者常書鴻與數字研究員張燃,跨越1935年巴黎畫室與2035年敦煌大漠,以“一生一事”的孤勇,書寫兩代守護者的青春史詩。
記者了解到,張藝興延續此前演唱會送票請聾啞人群看演出的福利,這次也將邀請南京聾人學校的孩子們看演出。昨天下午,南京市聾人學校孩子們特地趕往南京青奧體育公園體育館探班張藝興排練。
在探班現場,孩子們用手語和舞蹈動作演繹了一首跟敦煌相關的詩,并贈送給張藝興一幅雕漆畫作品《神話中的飛鳥》,而張藝興現場不斷地用手語與孩子們互動,他還用手語表達“一起拍照”“真棒”“謝謝”等。今年清明檔影片《不說話的愛》中,張藝興飾演聾人小馬,他特地閉關兩個月學習手語。此后他還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引入手語翻譯,用手語展示歌曲,并現場教觀眾如何用手語比劃“愛”?。
據悉,《受到召喚·敦煌》以“戲劇藝術+數字科技”的創新形式,通過人工智能、影視化、動畫真人融合等最新科技賦能舞臺,帶領觀眾步入“戲劇元宇宙”,打造沉浸式文化大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張藝興,《受到召喚·敦煌》還啟用了包括胡曉龍、甘瑞琦、彭可、金大乘、郝丹姝在內的諸多年輕演員。創作團隊更是為《受到召喚·敦煌》打造了多維立體的舞臺。
屆時,從敦煌音樂元素出發,以音樂拓展戲劇邊界,光影裂隙中重現“群集龕頂,望之云表”的盛景;超清數字影音技術、流媒體傳輸工程,讓莫高窟壁畫“躍”出千年塵埃;15首原創歌曲橫跨古典、流行、吟唱,金培達作曲的《渭城曲》《叩問》直擊心靈,張藝興領銜的歌舞戲劇無縫銜接,戲劇張力與藝術融合,臺下的觀眾還將在舞臺上頻頻看到千年的敦煌金剛與和張藝興一起“跳舞”的熱血場面,沉睡千年的敦煌厚重綺麗之美再次煥發光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剪輯 戴哲涵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