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看到《在人間》這部劇的前綴“高概念意象情感劇”時是蒙的,這也“太抽象”了。果不其然,播出之后,網上一片“看不懂”。甚至這部劇主演之一的尹昉也表示,沒想到“腦洞開得這么大”。
闖出舒適區就值得點贊
網上有一個高贊評論是“得了諾蘭的病,沒有諾蘭的命”,指的是英國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尤其指的是他的電影作品《盜夢空間》。《盜夢空間》2010年上映,影片的開放結局引發了很多解讀,甚至有觀眾坦言“到現在也沒完全理解”。
這類題材本來就少見,高概念對普通觀眾來說門檻肯定是高的。以多重人格為內容主題的《在人間》必然帶有很強的實驗、先鋒性質,劇中既有精神世界、人格“廝殺”、虛擬空間、“腦內宇宙”等高概念設定,也有諸多天馬行空的意象化表達,敘事虛實交織,意識流呈現也容易讓觀眾無所適從,所以這些引發廣泛討論以及爭議,都實屬正常。
相信主創也明白這是一個極其小眾的賽道,但依然闖出國產劇舒適區,成就了這部冒險之作,這份勇敢和膽量已經很值得點贊了。 孔小平
中國懸疑劇有自己的諾蘭
最開始看到《在人間》這個劇名,還以為又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趙麗穎在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上的表現也非常的可圈可點,再一看劇情發現不對,這居然是一部奇幻劇,多重人格、虛擬空間,這些奇特的設定實在是相當的吸引人。
猛地一看,覺得《在人間》是有點兒《盜夢空間》氣質的,情節屬實有點燒腦,短短8集看得人一個問號接著一個問號,剛開篇以為是一個帶點奇幻色彩的都市愛情故事,男主徐天和女主賈小朵馬上要甜甜蜜蜜地好上了,結果劇情一個大轉彎徐天用賈小朵的身份進入了虛擬空間,等從虛擬空間中脫出時,出來的不是徐天而是賈小朵,賈小朵在虛擬空間中遇到的都是賈小朵的副人格,看到這里觀眾簡直懷疑人生,劇里的賈小朵在迷茫,劇外的觀眾也在混亂。直到整部劇播完,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在人間》給了國產劇觀眾一種非常新鮮的觀劇體驗,過往的懸疑劇,不管中間怎么燒腦,最終總會解密的,但《在人間》留了一手,讓觀眾自己琢磨,舉著放大鏡試圖從細節里尋覓一個合理的解釋,看到最后徐天到底存不存在已經不重要了,給了觀眾一個足夠奇特的觀劇體驗,這部劇已經贏了。沈昭
《在人間》你看懂沒?
此前趙麗穎官宣該劇時確實讓不少人關注到這部劇,但在《藏海傳》《折腰》等熱劇的猛烈攻勢下,8集愛情奇幻劇《在人間》似乎很快播完,沒有如預期般激起很大水花。
男主參與了一場號稱是虛擬空間內測的測試,時而切入不同身份,又在虛擬和真實之間切換,十分考驗觀眾耐心。這讓大家點開這部劇大概需要一點勇氣,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你看懂了嗎?
劇情和多重人格患者主人公令人眼花繚亂,還有很多精神幻想在其中,冗長的情境,導致“故弄玄虛、堆砌視覺奇觀”的觀感,是勸退部分觀眾的理由。
還有人認為,不必用8集的容量,而是用短片呈現更好,但若你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會沉浸其中尋找蛛絲馬跡。有評論認為,趙麗穎的新劇,精神狀態領先我一百年,懸念與解謎交織,情感與救贖共生,自我即是歸途。
但不管怎么說,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不同的“我”,一場大膽的影像實驗還是有其自身價值。在劇集行業陷入創新乏力的當下,創新的視覺語言、獨特的敘事架構,以及另類的主題探討,還是有其價值。張楠
校對 盛媛媛